在陜西省第三屆礦山救援技能競賽暨陜煤集團第八屆礦山救援技能競賽中,神南救護大隊曹家灘中隊小隊長孫國安,憑借扎實的指揮功底與過硬的綜合素養(yǎng),一舉斬獲指揮員個人全能二等獎和指揮員戰(zhàn)術筆試個人單項二等獎。

從2019年入職時連“戰(zhàn)術運用”都摸不清流程的“門外漢”,到如今能在省級競賽中沉穩(wěn)亮劍的“指揮骨干”,6年時間里,他用“鉆勁”啃下硬骨頭,用“韌勁”闖過訓練場,更用“擔當”扛起礦山救援的使命重擔。
初心啟航:從“及格線”到“標桿線”
“第一次業(yè)務考試只考了62分,戰(zhàn)術運用20分鐘都理不清救援路線——那時候才知道,礦山救援不是‘喊口號’,得有真本事。”回憶剛?cè)肼毜膱鼍?,孫國安至今記憶猶新。非煤礦專業(yè)出身的他,初到中隊時,面對《礦山救援規(guī)程》里密密麻麻的規(guī)定、復雜的井下災害處置流程,一度陷入“本領恐慌”。為了補上“專業(yè)短板”,他給自己立下“三個一”規(guī)矩:每天下班后學1小時理論、每周向中隊指揮員請教1個戰(zhàn)術案例、每月完成1次模擬演練推演。辦公室的燈常常亮到深夜,他的3本筆記本上,記滿了不同災害的處置要點。
2021年,某礦井下發(fā)生局部冒頂事故,孫國安作為小隊長帶隊出征。面對“頂板持續(xù)下沉、救援通道狹窄”的緊急情況,他結(jié)合平時積累的案例經(jīng)驗,提出“分段支護、側(cè)方開辟通道”的方案,不僅為救援爭取了40分鐘黃金時間,更確保了隊員零受傷。這次任務后,中隊長評價他:“小孫不是最有天賦的,但肯定是最肯下苦功的——他把‘陌生領域’硬生生練成了‘拿手絕活’。”
賽場礪鋒:“笨功”破題到“硬風”奪佳績
“指揮員比的不只是理論,更是‘高壓下的決策力’——競賽里的每一秒,都可能對應著井下的一條生命?!钡弥獏⒓邮〖壐傎悤r,孫國安深知,這不僅是個人的挑戰(zhàn),更是對中隊指揮能力的檢驗。
隊內(nèi)選拔初期,他的戰(zhàn)術筆試成績僅排第8名,“案例分析”更是短板,他常常因考慮不周全而丟分。為了攻克這個難題,他把近5年全國礦山救援典型案例整理成“題庫”,每天刷200道題,總結(jié)出“災害類型判斷—風險評估—資源調(diào)配—流程閉環(huán)”的“四步分析法”。體能訓練同樣不含糊。孫國安每天清晨5點就背著10公斤的模擬裝備跑5公里。有一次訓練中,他因低血糖頭暈,卻只靠一塊巧克力補充能量,堅持完成了剩余的訓練?!案傎悤r沒人會因為你不舒服而暫停,平時多練點‘苦’,賽場才能少犯點‘錯’?!彼f。

備賽的3個月里,他的戰(zhàn)術筆試成績從“及格線”躍升至“90分以上”,指揮模擬演練的時間從40分鐘壓縮到25分鐘。競賽當天,他以“強勁的綜合素質(zhì)”和“完美的戰(zhàn)術分析”獲得指揮員個人全能二等獎和戰(zhàn)術筆試個人單項二等獎?!八麄滟悤r把每道題都嚼碎了,每個指揮動作都刻進了骨子里,這個成績是‘笨功夫’堆出來的?!敝笓]員王亞飛這樣評價。
使命擔當:戰(zhàn)一線護安全,傳幫帶育新人
“穿上這身橘紅色救護服,就意味著‘別人往后退時,我們必須往前沖’。”作為小隊長,孫國安不僅自己過硬,更把“堅守與傳承”刻進了小隊建設里。
在“傳幫帶”上,孫國安更是不遺余力。他結(jié)合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創(chuàng)新推出“案例復盤+實戰(zhàn)模擬”帶教法:每周組織小隊成員拆解1個真實救援案例,從“指揮決策的優(yōu)點與不足”聊起,再到訓練場進行“還原式模擬”;針對新隊員“怕出錯、不敢指揮”的問題,他特意設置“模擬指揮崗”,讓新隊員輪流當“臨時小隊長”,自己則在旁當“輔助員”,及時糾正偏差。
“孫隊從來都是‘先做給我們看,再帶著我們干’?!标爢T王超說。在他的帶動下,小隊連續(xù)3個季度拿下中隊“以賽代練團體擂主”,他帶的3名徒弟中,1人在2024年隊內(nèi)競賽中獲“單項第三名”,2人成長為小隊骨干。
從“及格線”上的新人,到賽場領獎臺上的強者,再到小隊里的“主心骨”,孫國安的成長軌跡,正是礦山救護人“不畏難、不退縮、不止步”的縮影。如今,胸前的獎牌已被他收進抽屜,訓練場上、井下救援的一線,依舊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說:“礦山救援沒有‘終點線’,守護礦工生命安全的使命,永遠在路上”。(供稿:楊洋)